开化龙顶:一片茶叶引发的“裂变”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开化龙顶:一片茶叶引发的“裂变”

网红理由

茶园随山坡起伏,一垄垄的茶树间,种植着银杏、桂花、红枫,位于开化县池淮镇芹源村的御玺明代贡茶园内,建造了百茶博物馆、多彩音乐茶园以及茶文化广场等设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吸引了众人来此观光、研学,并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近日,御玺明代贡茶园来了一群小学生。他们欢快地观察茶树的生长,采摘茶叶,然后学习杀青、揉捻、初烘、理条、烘干等茶叶制作工序,再到百茶博物馆学习茶艺。一天下来,好玩又长知识。

茶叶的采摘、生产有着很强的季节性。夏天本是茶园的淡季,御玺明代贡茶园打响品牌后,通过茶产业带动研学、旅游、培训,让淡季的茶园变得热闹,一拨一拨的游客来此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以御玺明代贡茶园为核心的国家公园未来茶社区建设正在推进中,将为开化茶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茶园转型,三产融合

2019年,汪洋留学回来,成为这个茶园的新主人。

之前,他的母亲汪秀芳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汪秀芳从事茶行业30余年,曾荣获国茶工匠?中国制茶大师、国家一级茶艺技师、评茶师等荣誉,1997年成立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2006年开始,汪秀芳翻阅大量史料,走访茶史专家,经过6年研制和反复对比实验,成功恢复御玺贡茶制作技艺,并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御玺明代贡茶园坚持做有机茶的思路,也很契合开化这个国家生态示范县的发展理念。

茶叶还是那片茶叶,茶园还是那片茶园,要延伸价值链就必须跳出茶叶、茶园做文章。汪洋接手后,充分发挥了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强与农户和合作社的合作,做大茶产业。目前,拥有有机茶示范园1080亩,建有茶厂2座,内设1900平方米现代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车间。

在此基础上,这个“85后”的新农人经过调研,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思路:茶园实行景区化运营。

随着研学热的兴起,汪洋抓住机遇,去年开始大规模举办研学活动。“我们的研学动静结合。动,我们准备了7套体验课程,包括采茶、制茶等;静,我们开发了12套PPT课程,普及茶文化,中间穿插有奖问答和小组讨论,增加趣味性。”

果然,研学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茶园热热闹闹,汪洋又把目光向外看了。“以茶为线,把开化的好山好水串起来。”他推出定制茶旅,让游客到茶园体验制茶和做茶点,然后到钱江源头,举办“取钱江源头水,泡开化龙顶茶”活动;开化长虹空气纯净,光污染少,有着“璀璨的星空”。今年夏天,汪洋组织了一批年轻人去长虹露营,举办星光茶会和露营活动。

汪洋的一系列动作,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参与,他看中的是年轻人传播力强,消费能力也高。

同时,还举办了乡村振兴大讲堂、茶文化培训班、茶艺培训课等。

就这样,在传统的茶叶种植、加工之外,汪洋将各项业务进行有机融合,打造了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销售+培训研学+旅游+出口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经营模式,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户增收,也促进了茶文化传播。

龙头带动,农户增收

池淮镇是产茶大镇,随处都可见一个个茶园。高品质的茶叶还是需要手工采摘,采茶是当地人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每年春天,芹源村有一支几十人的专职采茶队伍。刘菊红就是一个采茶好手,她已经在御玺明代贡茶园采了多年茶。“每天一两百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汪洋介绍,他们公司通过茶产业,直接带动1357户农户增收,去年户均增收4500多元。

茶叶采摘有季节性,主要是春季几个月有收入,其他时候都比较空。让刘菊红没想到的是,近两年茶园一年到头都热热闹闹的,大人小孩都来参观、上课。

茶园仅研学培训,就增加了6个全职员工,负责接待、讲解。另外还要有人打扫卫生、烧饭。就这样,刘菊红在淡季又有了新工作,她说:“一天有120元。”

除了茶农增加收入,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果园和酒店的生意。

融合发展让汪洋看到了茶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大胆的设想也随之成型。“我们正在谋划建设国家公园未来茶社区。”汪洋说,未来茶社区覆盖芹源、池淮、航头三个村和位于池淮镇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将旅游、康养、教育培训等依附在茶产业上。“一期投资三千多万元,流转10亩土地,已经立项,正在走程序。”

未来可期。汪洋举了一个研学的例子,现在茶园接待能力有限,没有住宿,留不住人,以后村企合作,要建研学中心,“一次可以接待一千人,可以住宿,住一个星期都可以。”

对刘菊红这个茶农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她所在村庄将成为未来茶社区的一部分,在家门口赚钱已不成问题。

茶产业是池淮镇的主导产业。目前,池淮镇茶产业正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池淮镇特产员虞枫说,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个龙头企业,正在推进的未来茶社区建设,将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问道

云翠之问:传统农业产业如何突破“天花板”?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几千年沿袭传承的农耕文化,决定了农业产业仍是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性产业。由于受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很容易碰到“天花板”。适应消费升级时代的变化,深入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农民增收,是农业产业突破发展“天花板”的应对之策。

近年来,开化县在优化提升茶产业链、供应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也在不断寻求突破: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以合作社为载体,让分散农户抱团闯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抵御市场风险,让最美茶园成为景点,实现茶旅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放眼衢州,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各地都有一批特色农产品,有的已产生了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他们是带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希望所在。“三衢味”这一区域公共品牌为衢州农业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并已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借梯登高、借势发力,衢州传统农业走向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未来可期。

来源:衢报传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